兵法,对生云山颇为熟悉。”
&esp;&esp;纪霈之微微一笑:“二位,不管谁进生云山,打的都是易守难攻的主意,古森没有你想象的那般擅长兵法,一线天能得到万鹤翔的重用,也不会像你想的那般愚蠢,不知顾小将军意下如何!”
&esp;&esp;顾时语塞,尴尬道:“九爷所言极是。”
&esp;&esp;杨晞起了身,拱手道:“下官斗胆,恳请九爷指点一二。”
&esp;&esp;顾时附和:“小杨大人所言极是,九爷长居此处,想必对生云山多有了解,末将恳请九爷指点迷津。”
&esp;&esp;纪霈之道:“流民多,探子就多;泄密多,仗便难以打赢;山大且深,易守难攻,但物资也难以运送,以我拙见,扫荡这支叛军需要水磨工夫,若想速胜,功夫当用在洪安和同袍义社两处。”
&esp;&esp;杨晞和顾时默了默,眼里皆有钦佩之色。
&esp;&esp;顾时道:“九爷之言如醍醐灌顶,末将明白了。”
&esp;&esp;“顾小将军不必客气,只是一家之言,纸上谈兵罢了,还有待于印证。”纪霈之起了身,“不打扰二位了,告辞。”
&esp;&esp;……
&esp;&esp;卖一批军需药,赚了一百多两银,唐家的小金库又充实不少。
&esp;&esp;但此事的意义不全在于钱,还在于名——军队开走后,敢来药铺借粮的人完全没有了。
&esp;&esp;于是,镇子上便起了新的流言,一说唐乐筠和匪徒有染,二说她与朝廷大军的将军有旧,两边通吃,可谓‘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
&esp;&esp;唐家姐弟在镇上没多少人脉,按说不该听到这样的闲言碎语,但布庄的袁婶子感激唐乐筠,不但带来一罐好吃的酱菜,还把这件事告诉了她。
&esp;&esp;唐乐筠不在乎这些,她就喜欢他们嫉妒得发狂、却毫无办法的样子。
&esp;&esp;邓翠翠生活在小马村,早就听惯了捕风捉影的花边新闻,也不怎么当回事。
&esp;&esp;只有唐悦白气了个半死,自行把练剑时间增加一倍,只为将来为姐姐报仇雪恨。
&esp;&esp;有压力才有动力,努力是好事。
&esp;&esp;唐乐筠不但不干涉,而且还乐见其成。
&esp;&esp;因为制作金疮药的药材耗尽,唐乐筠不得不规划了新的工作内容——每天早上研读典籍库三刻钟,其他时间制作寿胎丸和六味地黄丸。
&esp;&esp;如此过了三天,田婶子一家忽然回来了。
&esp;&esp;他们路过药铺时,被靠在门边休息的邓翠翠瞧见了。
&esp;&esp;她吓了一大跳,立刻缩回去,藏在门垛之后,待其过去后才告诉正在捣药的唐乐筠。
&esp;&esp;唐乐筠道:“大包小裹的,看来搬回来了!”
&esp;&esp;邓翠翠点头:“筠筠,我看得清楚,他们肯定没带粮食回来!”
&esp;&esp;唐乐筠站起身:“如果所料不差,他们村也被叛军抢了。”
&esp;&esp;邓翠翠道:“筠筠,怎么办,你管不管!”
&esp;&esp;田家人口多,让唐乐筠管那么一大家子,只怕有心无力。
&esp;&esp;唐乐筠关上小门,“走,找小白商量商量去。”
&esp;&esp;……
&esp;&esp;田家宅子被顾时要回来后,就一直空着,田家人回家没受到任何阻碍。
&esp;&esp;一家七口从铺子进去,见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纷纷松了口气。
&esp;&esp;田婶子和田老太太扔下东西,快步去了后院。
&esp;&esp;一个进厨房,一个去上房,片刻后,二人一起回到天井,抱头痛哭起来。
&esp;&esp;田家荣四下走了一圈,脸色越发难看了。
&esp;&esp;田老爷子坐在天井里的小板凳上,蹙着眉头说道:“看来回来也没有活路啊!”
&esp;&esp;田家荣道:“咱还有些木头放在唐家,能换一点银钱。”
&esp;&esp;田老爷子摇摇头:“木头不是吃食,谁会在这个节骨眼上买它。”
&esp;&esp;这是实话,田家荣无法反驳。
&esp;&esp;田婶子抹了把泪,“我去唐家,筠筠肯定能帮忙。”
&esp;&esp;田老太太道:“咱逃难的时候没想着带人家,遭难了又想起人家来了!”
&esp;&esp;“话是这么说。”田老爷子用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