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冀王府垮了,王家是彻底的败落了!……
&esp;&esp;兖州抗疫取得了胜利,共计死亡了四千多人,保住了兖州城内外二十多万人的性命。
&esp;&esp;没有了疫情传播之忧,周围的府州县城的人心也渐渐安定了下来。
&esp;&esp;秦王赵德芳率领队伍离开兖州的时候,城内万室皆空,百姓们都挤在大街上,含泪送别救他们于水火中的八贤王。秦王的马车一路走过,车外都是跪倒在路边的百姓们,热泪横流着为秦王殿下祈福的感恩声!
&esp;&esp;兖州知州蔡坤率领众官员,将秦王殿下恭送出城十里,才洒泪拜别而回。
&esp;&esp;得到兖州抗疫成功胜利的消息后,皇上和朝廷重臣们一起欣喜之后,心里却是郁闷的暗叹了一声!
&esp;&esp;:“秦王也被感染上了天花瘟疫,他怎么就没死在兖州呢?”
&esp;&esp;秦王以身犯险,奉旨赴兖州抗疫,竟然将这场天降瘟疫消除干净,保下了兖州二十万百姓的性命,此乃大功一件啊!
&esp;&esp;众朝臣纷纷讨论着,该怎样封赏此次抗疫的有功之臣?
&esp;&esp;皇上却没有提及议功封赏之事,而是下了一道圣旨,为避免天花瘟疫余毒未尽,将瘟疫传播到城内百万民众。令秦王等抗疫人员,在城外驻扎封闭十日后,方可进城。
&esp;&esp;这道圣旨却是无人反驳,京城内的朝臣们纷纷赞同,瘟疫如虎,他们和家人的性命,当然是越安全越好。
&esp;&esp;秦王赵德芳接旨后,令队伍在城外驻扎。
&esp;&esp;他写了份奏章,将此次兖州抗疫成功的经验和方法详细的说明,恳请圣上将种痘防天花瘟疫之法,颁旨推广向大宋全境各州府。
&esp;&esp;当然,这个神奇有效的种痘防天花瘟疫之法,在奏章里是秦王的师叔鬼手毒医,呕心沥血多年研究出来的神奇之术。
&esp;&esp;朝会上,秦王这份奏章被宣读完后,众朝臣议论纷纷。
&esp;&esp;有赞同的有反对的,赞同的理由是既然秦王殿下找到了能克制预防天花瘟疫的方法,当然要尽快推广全国各地,让大宋百姓从此免受天花瘟疫之毒害。
&esp;&esp;反对的理由是此种经验也许只是侥幸成功,在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推广全国各地风险太大。
&esp;&esp;当然,也有心怀鬼胎的人只是为了找个不能让秦王轻巧的再立奇功的理由而已。两方的大臣们吵得是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esp;&esp;秦王此次抗疫成功本来就在兖州树立了极大的威望,这帮蠢货还要让他的威望推广向全国各地?朕的儿子们不是更显得无能了?被众朝臣吵得耳朵里嗡嗡作响,心烦气躁的皇上最后拍了板!
&esp;&esp;皇上摆了摆手,:“此事不用再争论不休了!
&esp;&esp;用牛感染上天花瘟疫的牛痘,做预防天花瘟疫的法子闻所未闻。
&esp;&esp;若是贸然施行推广向大宋全境,风险极大。
&esp;&esp;此事就此罢休,不必再议!”……
&esp;&esp;城外的秦王赵德芳听到这个结果后,仰望着天空,喟然长叹!
&esp;&esp;:“唉!……有此防治天花瘟疫传播的良方妙法,这些迂腐顽固,刚愎自用之人竟然不愿推广施行,真是误国殃民啊!”
&esp;&esp;身旁的鬼手毒医撇了撇嘴,:“皇上岂肯再让你深的民心,被百姓拥戴尊崇?
&esp;&esp;这个法子要是皇帝的亲儿子奏请的,保准会被立即推行全国各地!”
&esp;&esp;秦王也明白是这个原因作祟。是啊!当今皇上对他在民间的威望本来就忌惮的要命,怎肯为了百姓们的死活,再让他这个被民间尊崇爱戴的八贤王,树立更大的威望呢?
&esp;&esp;他对于拿到那个至高无上的皇权的决心,更加的坚定不移了!
&esp;&esp;第114章 互相攀咬了一嘴毛!
&esp;&esp;两个背插令旗,风尘仆仆的传令兵纵马狂奔,进入城门后在马上高声喊道,:“雁门关大吉!金刀令公率军大败十万辽军!……雁门关大吉!金刀令公率军大败十万辽军!……”
&esp;&esp;四皇子赵元份被刺杀后,笼罩在京城内的阴霾和肃杀的气氛,终于被两个好消息给驱散了。
&esp;&esp;秦王殿下带队去兖州抗疫取得了完美的胜利!
&esp;&esp;雁门关战场上,金刀令公杨业父子率军大败十万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