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孩子呢,再长大点奶水怕是就不够吃了,到时候要奶粉的话给我打电话,省城奶粉更好买一点。”
秀英婶子连连点头,心里记下小南这份人情,但其实是用不到的,农村娃娃哪那么金贵。
吃几个月的奶水,再添一点面糊,也就长大了。
生子娘也跑过来,拿了好些鞋底子,都是比照着谈老太和秦天南的脚做的。
这种手工纳的千层底,最是费时费工,说值钱吧不值什么钱,但确实是一份情谊。
除了一大包鞋底子,还有几双单鞋几双棉鞋。
“知道你们皮鞋也不缺穿,这不是想着在家里还是穿布鞋舒服么,别的也没什么东西好送。”
生子娘现在的舌头已经完全不影响说话了,药也在秦天南的安排下停掉了。真是活生生捡回来了一条命。
大伯娘栾秋霞,最是舍不得,拉着谈老太哭得不行:“您不在家,我这主心骨都没了。”
谈老太拍拍栾秋霞的手:“胡说什么呢,你就记住我说的,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孩子们大了分出去过,你就别管。”
栾秋霞不断点头。
她哪里还敢管啊。
“老大是个闷葫芦,她媳妇一天到晚对他呼来喝去的,有啥不对就指着老大鼻子骂……”
栾秋霞叹气,“我真是忍了又忍。”
谈老太:“你以前不说老大那性子,就得找个厉害媳妇么,这不正好?”
栾秋霞:“我这就是当妈的,听不得。”
“那就装没听见。再说了,你看老大自己愿意不愿意。”
栾秋霞别别扭扭地说:“老大那大傻子,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我问他,他还说没事,还傻乐着。”
“那不就行了?当公婆的,少掺和人家小两口的事。”
栾秋霞只能叹气,又说起老二谈家明和韩秋梨。
“这都多长时间了,梨子气还没消。这事儿,也不能全怪明子吧。”
栾秋霞道,“明子和林秀秀处对象是以前的事,俩人也早就分开了,明子一点都没有对不起梨子。”
“梨子也不知道在气什么。她娘家拿一摊子事,她也没如实告诉咱们呀,结婚当天被人拿着结婚证上门来要人,这可不能怪明子呀。”
“要我说,他俩也没有谁对不起谁,是吧,可梨子还抻着,一直住在石庙也不回来,明子又要上班,又要天天往石庙跑……”
谈老太:“这事儿你就更别管了。别管别问别催。”
栾秋霞叹气:“我这不是为明子着急吗?”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心思,尤其是你这家里好几个孩子,你若是想叫他们一个个都过得好,兄弟和睦,就少掺和他们各自的小家。”
谈老太道,“四海刚回来又走了?啥时候结婚?让你置办什么没有?你就照着四海说的帮忙置办,别自己拿主意。四海东奔西跑的,他想法比你周全。”
栾秋霞:“……这我知道。”
“你要真是闲,有功夫,就多看顾一下家耀和家悦,家耀明年就高考了,家悦也上高中了,到时候家里再出两个大学生,才是你的功劳!”
表姐石小榕的酱菜作坊,一切进展顺利。
之前确实看的谈礼的人情,现在谈礼回了部队,可酱菜订单一点没少,反而更多了。
这次,看的可是秦天南这个女状元的面子。
石小榕:“现在酱菜作坊的工人,平均一个月能拿到十块的工资!我们大队的村民都沸腾了呢,原先还有些不以为然的,现在都争抢着想要进来!”
秦天南:“利润分配上有争端吗?”
石小榕:“有,但都不等我说话,大队长他们就给怼回去了!”
她挽住小南的胳膊:“我知道的,都是因为你,不然啊,早就压不住了。”
说着石小榕就又笑了起来:“不过要是没有你的话,就不会有这酱菜作坊。我也不管那么多,只管做好味道,别砸了我石小榕的招牌。”
韩秋梨在酱菜作坊帮几天忙可以,时间久了的话,石庙大队的人就会有意见,自己大队的作坊,自己大队的村民都用不完,干啥还要外村人呢?
所以韩秋梨在最初帮忙了几天之后,就停手了,只是借住在石小榕家里,干的还是裁剪衣裳的活。
酱菜作坊挣到钱了,给进来干活的村民发工资,一个月能挣十块钱呢!
那花点钱,给自己买件衣裳不过分吧。
酱菜作坊招的工人多是年轻女孩子,因为之前招工的时候,一些老人看不上,觉得酱菜作坊迟早要黄,去干活也是白干,所以招到的都是跟石小榕她们岁数差不多的女孩子,还有一些刚结婚的嫂子。
真的挣到钱了,这些姑娘也爱打扮自己,韩秋梨手艺确实好,价钱也不贵,姑娘们给家里交了钱后,也想奖励自己,那就做衣服吧,连带着韩秋梨的生意也不错。
家里儿女都好,小南更是考上了状元,沈来英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