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这回留下你侍疾,为我抄写血经,待我身体痊愈,我看谁还能说你不孝。”
怎么还是慧嫔?
裴灵岳手一挥,“朕陪你!”
有这样的功劳摆在前面,虞妙华别说区区贵嫔,贵妃都担的。
两刻钟后,他捧着书,不复平时的运筹帷幄,神色带着几分狂热和激动,“原来如此……”
皇后环视其他嫔妃,“各自散了,本宫留下伺候太后娘娘。”
裴灵岳感慨:“真是位大贤者。”
裴灵岳先让人做出一批胶泥活字,年后在朝会上公开这本书,在大齐境内进行推广。
她被罚抄佛经,也等于是变相禁足,连宫门都出不去。
就连皇后都不会这么做。
“她就是命太好,反而把太后给压了,这就叫做一山不容二虎。你瞧,太后往日可曾病那么久?都十日了,太医都看不出什么问题,可见是克出来的毛病。”
“怎么会?不是说慧嫔娘娘命好吗?”
宫人们将一切都准备齐全,或许是为了避免走漏风声,虞妙华是在太后寝宫抄的经书。
他越看越觉得这方法好,必须公开。
消息灵通的人很快就知道她在太后那边抄了半天的经书才被放了回去。
虞妙华恍然大悟,原来又是顾家的关系。这顾家真不是一般的阴魂不散。
据说慧嫔还为太后捡佛豆,捡一颗,便念一卷经。
许昭仪原本是想写血经的,显得有诚意,只是才割了一道,她就放弃了,太疼了,没必要这么伤害自己。
左右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在那之前,待遇可以先拉上。太后很快就有了主意,于是她很快就因为身体不适叫了太医。
虞妙华眼皮抽搐地看着白布上渗出的红色痕迹,再看太后娘娘那高深莫测的表情。
虞妙华想象一下,都觉得疼。等等,用血抄的话,真的不会失血过多吗?
【太好了,宿主,有您这么厚的脸皮,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功的!】
她轻轻咳嗽一声,“哀家没什么,只是有些头疼。这几日你们不必过来请安。”
虞妙华语气理所当然,“去宁寿宫。”
据说慧嫔除了抄经,还亲自为太后品尝苦涩的药,不假他人。
在太后这边呆了一个早上,虞妙华还被留下来一同用午膳,太后才将她给放回去。
这泥活字印刷技术并不复杂,偏偏先前从未有人想过。
她转身去书房将火盆点起,把冰冷的书房烘热。沈才人位份摆在那边,又不受宠,能够拿到的炭火不足以让她奢侈地在每个房间摆上火盆。平素她也就是在寝宫摆上两盆。
沈才人愣了一下,表情变得郑重,“我得去和娘娘道谢。”贤妃娘娘是好人,有这样的主位娘娘是她的荣幸。雪中送炭难,在她失势下,贤妃出手帮忙更是凸显出其可贵的人品。
没关系,她不出手,可以让太后出手啊。
关雎宫的宫人们一个个仰着头,一幅“外面的人都是蠢货”的模样。
……
慧嫔这回不但没倒霉,反而因祸得福,发了一大笔横财。她运道怎么就那么好呢?
虞妙华早就在皇帝那边得了准信,她语气轻快地应了下来,笑容无忧无虑的,“能侍奉圣母娘娘,是嫔妾的荣幸。”
原本在思考的许昭仪听到这话,勃然大怒。
不对,看太后这态度又不太像是讨厌她。
尤其是当她知道太后给她的礼物甚至超过皇后时,她就更慌了。
虞妙华和系统感慨。
真好看啊!
裴灵岳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甜蜜的烦恼。
至于皇后本人,她只想叹气。
对于背地里嘴自己的人,虞妙华根本不会生出多余的同情心。
这种被送回内侍省的奴婢基本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虞妙华想不明白,索性就不想了。
这些贡品还是他命人送到宁寿宫的。
侍女又道:“除了娘娘和许昭仪,赵美人也收到了太后遣人送去的佛经。”
昨晚太后宣了太医。
若是采用这技术,印刷大批书籍,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大大降低成本。
她又不是真为了折磨虞妙华,自然不会真用她的鲜血来抄。不过这孩子还真不会遮掩心事,想法都写在了脸上。
“咱们只怕得找关系到别地伺候,关雎宫的好日子要到头了。皇上能让慧嫔娘娘给太后让位吗?不可能的。”
咦?
所以皇上这次过来就是为了和她解释这件事吧。
……
吃饭最重要。
沈才人不知道要说什么了。赵美人比她们去得更早,据说是为了关雎宫那位若兰姑娘来的,虽然明眼人都知道她的目的,但明面上好歹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没想到太后连她也一块迁怒上了,只怕